梅毒的传播途径
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而发生的常见性传播疾病。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、血源性传播、胎盘传播、产道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,具体如下。
1.自身免疫力低下:
接触梅毒病人分泌物、被污染用具均可能传染。
2.外伤感染:
梅毒病菌可经皮肤或黏膜上的小小破裂伤口侵入体内。或外伤后输入了患有梅毒患者的血液制品引起的感染。
3.性接触传播
占总传播方式的95%。主要通过性交或其他性行为,如同性恋、接吻等。梅毒密螺旋体大量存在于一、二期梅毒患者的生殖器和其他部位的皮肤粘膜表面,也存在于唾液、精液、乳汁、尿液和血液等体液中。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1~2期内最具传染性。随着病期延长,传染性越来越小,4年后通过性接触无传染性。
4.胎盘传播
未经治疗的梅毒携带孕妇在整个病程都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。其中在一期或二期患者,血中螺旋体最多。如不治疗造成流产或死胎的约为50%,发生胎传播毒儿的危险约为50%,感染梅毒1年后的胎盘传播的危险性逐渐降为50%以下。病期超过4年虽通过性接触无传染性,但仍可传给胎儿,病期越长,传染性越小。
5.产道传播
新生儿在出生时,头部、肩部损伤或接触了母体生殖器都能受母体阴部的螺旋体感染,而引起婴儿的后天性梅毒。